台灣學生參與國際發明展 2年摘284面金牌、169件已取得專利

教育部部長鄭英耀今天接見2024年、2025年於國際各項發明獎中斬獲金牌的學生代表。教育部部長鄭英耀表示,台灣青年學子2024年、2025年於13項國際發明展獲得佳績,合計奪下284面金牌,其中更有169件作品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證書,希望作品能提供更多商品化的契機,改善人類生活。

教育部部長鄭英耀今天於國家圖書館接見得主,他也引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話,「創意可以有很多個,但是能夠將創意成功實踐才是創新。」教育部積極推動技職教育與創客精神融合,鼓勵學生多多嘗試動手做。

教育部部長鄭英耀也表示,台灣學生今天的亮眼表現不僅是未來創新的基礎,也將持續推動社會進步與產業的發展。未來,教育部將會持續強化創新與實作導向的政策,完善技職教育的學習場域,並拓展更多展示與交流的平台;也會積極推動產學合作,協助更多作品邁向商品化,走入生活。
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據古代醫學文獻製作中草藥複方-淨冠方(JGF),臨床上可以減少類似COVID19症狀。團隊也開發臨床蒸氣式給JGF模式來降低小鼠肺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)表現量,提供大眾一項新的防疫策略,該作品「傳統草藥複方淨冠方展示預防SARS-CoV-2感染和減緩發炎的雙重功效」,於2024年烏克蘭國際發明展奪得金牌。
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團隊則推出「廚餘轉化系統」,開發出價格較目前市售廚餘處理設備低廉的模組化廚餘處理系統,結合水虻幼蟲養殖、養魚、水質過濾與水耕蔬菜等功能,實現高效廚餘分解及副產品回收。系統可產生高營養水虻幼蟲作為魚禽飼料,並將殘餘物轉化為有機肥料,用於土壤改良,具經濟性與環保效益,該成果也奪得2025年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金牌。

教育部表示,將持續透過各項人才培育計畫,協助優秀作品走向商品化,並透過創新創業人才培育機制,結合產業資源,促進在地創新與創業發展,為社會經濟注入新動能,也期待台灣學生能持續努力,在國際舞台上發光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7307/9046549?from=edn_search_result (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)

文章分類

關鍵字搜尋

訂閱電子報

姓名
E-mail
TOP